教育部、公安部表示,將開展上下學交通安全專項治理,堅決查處校車違法行為。教育部專項督導顯示,當前,少數校車逾期未報廢或逾期未檢驗,“黑校車”和農用車輛接送農村中小學生、幼兒上下學的問題仍然突出,涉校涉生車輛安全運行隱患較大。
黑校車問題由來已久,問題之大,為害之烈,時時牽動著公眾的神經,何以久拖未決,關鍵是有著剛性的市場需求。學生往返家校之間,勢必要乘坐車輛,在公車不足的情況下,黑校車乘虛而入。在沒有解決之道的前提下,冒然的“一刀切”查處黑校車,罷運、停運也并非解決問題的好方式。學生由誰接送?解決校車問題應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方能奏效。
配送校車是首要之舉。由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門牽頭,對區域內學生的乘車需要及意愿做一個詳細的調查統計,統一配給車輛,精心設計好線路,盡最大可能的輻射到每一個學生。在管理運營維護上可以由政府、家庭共同承擔的方式。但切忌以盈利為目的。有的地方在配送校車的過程中,因學生乘坐的成本太高,超過了大多數家庭的承受能力范圍,結果反應冷淡,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
“輪流接送”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如今私家車增多了,大多數學生家里都擁有了轎車,只不過,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接送。不過,有車的家庭,距離又不是太遠,完全可以組織起來,采用輪流接送的方式,排好值日,既能解決問題,也能節省時間。當然,組織工作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班主任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讓各位家長互相認識一下,幫他們牽牽線、搭搭橋。因為平時各忙各的工作,很少有時間聚在一起,即使有這個想法,因缺乏溝通也只能作罷。不過,對于學校附近的社區、自然村,步行上學不失為一種可供選擇的方式。
“黑校車”如果利用好也可以變成“白校車”,把他們納入政府的統一管理范圍之內,實現“小三的轉正”。有的車輛車況良好,駕駛員水平高超,經過考核,可以發放給他們的運營資格。當然,必須定期對他們培訓,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切忌掉以輕心、麻痹大意。平時也要定期不定期地對他們進行檢查監督,對責任心不強的予以“開除”,建立動態的進出機制。但是,對于一些報廢的或接近報廢的車輛,以及一些“老弱病殘”的農用車必須堅決取締查處,杜絕僥幸心理,確保萬無一失。
當然,解決校車問題的思維方式也不能僅僅局限于校車上,要有一個“一攬子計劃”。校車問題的根源是學生距離學校遠,如果家門口有學校,能夠就近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沒有人會舍近求遠的去很遠的地方上學。我們在治“標”的同時,也必須想著如何治“本”。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必須加大學校布局的規劃建設以及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真正讓學生“有學上”“上好學”,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也是我們教育應努力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