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日本筑波行當中,最多捧場客的就是這臺思域Type-R了。一方面,它在國內沒有,開它的機會很難得;另一方面,在場媒體人中本田迷眾多,而思域Type-R是本田迷心目中的當打“神車”,自然引來口水一地。
思域Type-R是一臺被西方游戲規則牽著走的車。它采用2.0T動力規格,跟足歐洲鋼炮主流規格。這臺2.0T發動機扭矩很好,提速很有力,聲音也過得去。但它缺失了本田在VTEC年代獨有的魅力——動力和聲音逐步逼近高轉時,那種猶如高潮般的快感。現在的思域Type-R,快是快,但有點悶。
底盤調校上,這代思域Type-R是以攻陷紐北為首要目標。但凡要在紐北刷圈速的車,底盤特性都是偏向“軌道式”的調校,也就是極限越高越好,動態越穩定越好。思域Type-R毫無例外,一開上手,明顯就是追求高極限、高穩定性、高可控性。這種特性在紐北肯定爽,但于在筑波這樣的小賽道、小彎道里開,就顯得比較枯燥,對駕駛的挑戰性、互動性、娛樂性都不高。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要把思域Type-R開快很簡單,畢竟這是一臺手動擋車。而且也不能說它平庸,畢竟它的底盤、動力、轉向、擋位,都是極其精良的。這是一個機械的藝術品,跑分成績也非常高。盡管它丟失了老一代本田性能車的一些獨有魅力,但卻真像一臺今時今日純正的賽車,而且是一臺改裝得很完善、水準很高的賽車。我是開慣賽車的人,所以對這樣的思域Type-R并沒有趨之若鶩;但對平常沒什么機會接觸真正賽車的朋友,開思域Type-R去跑賽道,真的就和開賽車沒太大區別,這也是它的一種價值吧。
說完思域Type-R,下面進入另一個高潮——福克斯RS。截止目前,思域Type-R和福克斯RS都尚未進入國內,所以YYP可能是國內少有同時試過這兩臺車的人……
我開福克斯RS的場合比思域Type-R要豐富,街道、山路到賽道都開了。那條賽道還是F1規格,放得更開。在賽道上開福克斯RS樂得忘形,有欲罷不能的快感。相比之下,思域Type-R真的要“嚴肅”很多。
以極限動態來說,思域Type-R是比較典型的“軌道車”,而福克斯RS是“飄逸車”——我沒打錯字,不是簡單的“漂移”,而是“飄逸”——福克斯RS在極限下,既有速度,又有活躍的動態,這不是“飄逸”是什么呢?
英文里有個描述駕駛樂趣的詞匯叫“rewarding”,不太容易用中文準確表述,大意就是一臺車開起來,能讓你有挑戰的樂趣和滿足感。福克斯RS在賽道上就能給我這種感覺(街道上還給不了),而思域Type-R在這一點上明顯遜色。
雖然我沒有在街道上開思域Type-R,但我可以肯定它的從容感不如福克斯RS。動力其實是差不多,福克斯的2.3T低扭甚足,但思域Type-R那臺2.0T低扭其實也不弱,兩臺車都是可以在街道上輕松“4擋走天涯”的類型。但論底盤的柔韌性、操控的輕巧度,福克斯RS肯定大比分勝出。
這么說來,福克斯RS日常更好開,極限又更好玩,它是比思域Type-R更出色的作品?單從研發難度來看,或許是如此。但論機械匹配的極致度,又好像是思域Type-R更高一籌。福克斯RS立志要將矛盾調和、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這賦予了它獨一無二的本領,其產品理念可以說是很復雜、很深奧、充滿了居心的;而思域Type-R的研發理念則簡單純粹很多,那就是:紐北、快、紐北、快、紐北、快……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讓人敬畏的個性?
誰偉大,誰牛逼?誰另辟蹊徑,誰走火入魔?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兩臺性格各異的性能鋼炮,各有存在價值,各有捧場客。你問我選誰,這問題我也得想很久、答很久……
這么說吧:當我想要賽車的感覺,或者摩拳擦掌想和別人“格斗”時,我一定會要思域Type-R;當我想一個人獨自享受有趣味的駕駛,或者長時間只能讓我跟一臺車相處,福克斯RS是更理性的選擇。
最后,如果你是不買手動擋的主兒,這兩臺車你就當是深海怪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