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購買一輛合資B級車的基本價格不會超過20萬,十幾萬就能購入。比如最近上市的經典合資B級車第11代索納塔,起售價不到14萬。市場上已經存在多年的帕薩特、邁騰和邁銳寶XL,以及曾經名聲顯赫的別克君威,現在也只需約13萬左右,幾乎和曾經的A級車價格相當。可以說,中國的主流B級轎車已經普遍低于20萬價格線,無論是合資還是國產。
如果有20萬出頭的預算,很多消費者應該會考慮凱迪拉克,寶馬,奔馳以及奧迪,因為確實已經夠得著了,電動汽車持續高強度的競爭讓不少合資B級的價格一路下滑。過去,B級車之所以能定價高達20萬,主要是先定高價吸引少數消費者,然后采用“擠牙膏”方式逐步降價。這種策略帶來了高銷量和利潤,但時間差逐漸縮短,新車上市周期已縮至六個月,留給窗口時間不過三個月。若無法即刻成功,只能離場或再次降價。許多車企現在一步到位定價,直接上市,導致B級車價格普遍低于20萬。
相反,電動汽車的價格雖然也在快速下滑,比如前段時間上市的小米汽車定位的是一輛C級車,但價格卻在21萬左右。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是大規模量產帶來的成本降低,更多的原因是電池的成本降低,才讓電車擁有降價,但利潤卻反而提升的現象。目前的合資車企陷于兩難境地:一方面,面對自主品牌的激烈競爭,它們發布新車速度加快,價格下降,不得不跟進;另一方面,豪華品牌如寶馬、奔馳、奧迪和凱迪拉克的新車價格也在急速下降,為爭奪銷量,甚至連以動力性能為主打的凱迪拉克都推出了一系列1.5T動力車型,降低購車門檻。這給大眾、豐田、別克等夾在中間的車企帶來了巨大壓力。
汽車市場存量有限。以前,人們更信任合資品牌,認為質量好,即使價格高也能接受。但現在消費者更理性,注重配置、用料和底盤,對品牌忠誠度降低。年輕人更注重花小錢辦大事或追求科技感,而這不是傳統合資車的優勢。因此,許多合資B級車價格快速下降。另外,許多自主品牌的燃油B級車銷售狀況不佳,甚至已經退出市場,比如傳祺GA6、榮威950。